對于傳統商務印刷來講,拼版方式直接決定著紙張的開料方式以及印裝方式。優化后的高質量拼版方式往往能直接提高印裝質量和效率,降低成本。
先對正常對開印刷進行淺析。假如印刷6種相同數量的橫向420mm×285mm雙面彩色DM單頁,且背面內容都一樣,用T表示,正面分別用A、B、C、D、E和F表示,極為常見的拼版方式如圖1所示,這樣看似合乎拼版要求,但明顯不是最佳拼版方式。最佳拼版方式應該為圖2,這樣在沒有增加任何成本的同時可大大提高印刷效率。

圖一 常見拼版方式

圖二 最佳拼版方式
另一例,仍以印刷橫向420mm×285mm雙面彩色DM單頁為例,分別用F和T表示正反面。常見拼版方式如圖3(a)或者(b)所示,但都存在一定弊端。此時最佳拼版方式為圖3(c),其充分考慮了每個墨鍵控制一個縱向窄條區域,有效降低了印刷難度。

圖三 3種拼版方式
特別是,如果一個活件的重要內容(或者偏大紅、偏大藍內容)在F的右半部分(或者T的左半部分),該拼版方式的優點就會更加明顯,因為對于膠印機來講,滾筒橫向中間部分的顏色再現能力是最好的,印刷難度相對較低。如果重要內容在F的左半部分,我們可以在拼版之前將圖文先旋轉180度,再以上述方式拼版印刷。
對于異形開本或者單頁來說,更能體現拼版方式在印裝過程中的決定性作用,尤其對紙張的開料影響更大。例如印刷220mm×300mm的40p內文彩色書刊,按正常思路歸為8開印裝,即為5個印張、40塊CTP版。但是該拼版沒有充分發揮對開彩色膠印機的印刷幅面性能,一般對開機印刷幅面短邊都超過640mm(個別機型短邊超過700mm)。
為此,我們可以采用圖4拼版方式,將787mm×1092mm紙張改裁為780mm×628mm和780mm×458mm兩部分,在不浪費紙張的情況下,成功將該8開畫冊改為10開印裝。這同時將版材利用率、紙張利用率和印刷效率等提高了20%,大大提高了效能比。

圖四? 異形開本或者單頁的拼版方式
另一例,印刷210mm×145mm雙面彩色單頁,最優拼版為四行四列(比對開的三行四列多印4個單頁),利用有效印刷幅面為852mm×604mm,同時將889mm×1194mm的紙張改裁為885mm×616mm和885mm×574mm兩部分,印刷時先印偏大的部分,印完后只需將印版甩口處超出的圖文部分修掉,在偏小部分只需要印三行四列即可。
該方案提高了紙張15%的使用效率。如果印刷同樣尺寸穿環式53頁(即106p)周臺歷,原拼版為4.5印張(三行四列式拼版為24開,106p/24開≈4.5印張),采取上述拼版和對應的開料后,為4印張印刷(106p/28開≈4印張,當然有需要可以拼6p的其他附帶產品),這直接提高了版材和紙張的有效利用率,提高了效能比。
還有一個特例,就是A4答題卡的印刷,通常使用的120g/m2雙膠紙只有889mm×1194mm的紙張(如果是880mm×1230mm的紙張,可以直接對開印刷,但紙張利用率較低,即成本高),也可以按照標準大16開印刷。若采用后者,需要把A4圖文旋轉90度,橫向按二行二列的四開拼版,對應四開印刷,完全可以解決。
綜上所述,優化后的拼版方式,從版材和紙張的利用率,到印裝效率,都有大幅度提高,為印刷企業直接提高效率、產能和利潤率。